top of page

愛的轉變

O the Bitter Shame and Sorrow

我懊悔已往太卑鄙,抵擋主高抬自己,
我內心常向主懷疑,拒絕主恩愛情義;
還驕傲的對主說:“專愛己郤不愛祢,”
我還驕傲的對主說:“專愛己郤不愛祢。”

主慈悲實在太希奇;始終不將我丟棄,
使我見祂流血身體,聽祂為敵人禱祈;
於是我就對主說:“雖愛己但也愛祢,”
於是我低聲對主說:“雖愛己但也愛祢。”

主又領我進入真理,將我愚心漸開啟,
使我在祂慈愛懷裏,時刻享受祂自己;
我謙卑的對主說:“少愛己更多愛祢,”
我就謙卑的對主說:“少愛己更多愛祢。”

主恩愛廣大無可比,至終克服“我自己 ”
我願全心向祂歸依,隨時表彰祂榮美;
靠恩我願對主說:“不愛己專一愛祢,”
靠恩我誠心對主說:“不愛己專一愛祢。”

這首認罪悔改的詩是法國改革宗教會牧師莫諾德(Theodore Monod, 1836-1921)所作。 莫諾德在獲得巴黎大學理學士及文學碩士後,改讀法律;嗣後,又在英美兩國修讀神學,並被按立為牧師。 1864年,他返回法國任改革宗教會牧師,但他自己認為是福音派的牧師,超越宗派的範圍。 

1874年7月,莫諾德在英國蒙鄧普爵士(Lord Mount-Temple)家主領獻身聚會,他寫了這首詩,送給主人。 後者很喜歡它,視為悔改者的箴言。 同年十月,蒙鄧普爵士在牛津舉行一連串獻身聚會時,就將它印在秩序單的底頁上,眾人咸認為這是一首個人靈修的好詩。但莫諾德當時沒有想到日後它會成為一首聖詩。 每節的最後一句,表達了信徒靈程的進深。詩的意境合乎邏輯而切實,完美而平衡。 由“專愛己郤不愛祢”進到“雖愛己但也愛祢”,再到“少愛己更多愛祢”,最後“ 不愛己專一愛祢”。 它表明了從自私的愛到完全奉獻的過程,也是「祂必興旺,我必衰微」的寫照。 

這首詩歌的曲譜,最早由范笙(Charles J. Vincent, 1852-1934)在1877年配曲。其後慕迪(Dwight L. Moody)和孫基(Ira D. Sankey, 見p.13)在巴黎佈道時,聽到這首歌,深受感動。 佈道團的男高音麥格翰(James McGranaham, 1840-1907, 見 p.83)另譜一曲調,即今日各詩集中常用之譜。 1939年,紐約的聖派屈克(St. Patrick)天主教堂的風琴師榮恩(Pietro A. Yon, 1886-1943)另為此詩配曲,曲名是「聖奧古司丁」(St. Augustine),因該詩內容宛似聖奧古司丁的心路歷程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