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架清影
Beneath the Cross of Jesus
在主寶架清影中,歡然立定腳跟,
好像盛暑遠行辛苦,投進磐石蔭影;
又像曠野欣逢居處,長途喜見涼亭,
到此得息肩頭重負,養力奔赴前程。
神聖莊嚴的十架,我常抬頭仰望,
雙眼如見寶血流下,為我捨身景象;
熱淚滿眶寸心將裂,仔細反覆思量,
思量我本不配蒙恩,思量主愛非常。
願在寶架清影中,事主愛人行道,
我不尋求旭日光華,因有慈光引照;
世界虛榮無可貪圖,得失無關重要,
但將罪惡看為羞辱,寶架看為榮耀。
在十八至廿世紀中,神特別重用了好些女詩人,寫下了許多感人的聖詩。 許多聖詩史家認為這是十字架的聖詩中最好的一首。
這首詩的作者柯荔芬(Elizabeth C. Clephane, 1830-1869)是長老會信徒,父親是蘇格蘭的警長,母親系出名門。 雙親早逝,但留給三個女兒足夠的財產生活。柯荔芬自幼好學嫻靜,整天埋首在書堆中,她熱愛創作,但生前從未發表任何寫作,她的作品,祗用來和好友分享。
柯荔芬雖身體虛弱,但個性開朗,樂於助人,經常資助貧孤,深獲當地居民的愛戴。 他們稱她為陽光,有人喻她進入房時,宛如一支照明的蠟燭,使人覺得滿室生輝,而她離去時,似乎燭光熄滅了。
這首詩作於1868年夏天,當時柯荔芬正在研讀「萬古磐石」作者涂來德(Augustus Toplady,見p.45)的生平。 原詩共有五節,猶如五幅連環的畫,逼真動人,但現今詩集僅採用其中三節。
柯荔芬一共作了八首聖詩,都取材自聖經經文。 在她去世後三年,她的作品被刊登在蘇格蘭長老會的雜誌「家庭寶藏」(Family Treasury)上,其中有一篇「九十九羊」(The Ninety and Nine)後登載於報上。 1874年,孫基在火車上讀到此詩,很喜歡其詞句,撕下放入口袋中,那天晚上慕迪在佈道會上的講題是「好牧人」,當他講完道後,請孫基獨唱一曲。 聖靈感動孫基拿出口袋中的詩,走到風琴旁即興而奏唱。 慕迪和會眾都被感動淚下。 這首時歌成為孫基作曲中最有名的詩歌之一,也是他常唱的詩歌。
這首詩歌由梅格(Federick C. Maker, 1844-1927)譜曲。 他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風琴師,終生在各教會司琴,並指導詩班。 他作有大合唱曲及許多聖詩曲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