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無隔膜
Nothing Between
全無隔膜,我靈與主相親,世界迷夢,靠主已看破;
我已離開,眾罪惡的享樂,耶穌屬我,完全無隔膜。
全無隔膜,世界享樂撇下,生活習慣,雖不為罪過,
我寧捨棄,免與我主分離,主為一切,完全無隔膜。
全無隔膜,雖然多受試練,縱全世界,都來攻擊我,
儆醒禱告,捨己背負十架,終必得勝,完全無隔膜。
副歌
全無隔膜,我靈與主相親,我見主面,心何等快樂;
無事能攔阻主所賜的恩寵,儆醒禱告完全無隔膜。
作者丁德理(Charles Albert Tindley, 1851-1933 , 見p.191)的父母是奴隸,他四歲喪母,不久就被他父親遺棄。 他決心要學會讀寫,少年時,白天在費城一小教堂做清潔工,晚上就讀夜校。 當他修畢波士頓神學院的函授課後,他被按牧。 1902年他被當年做清潔工的小教堂聘為牧師。 因會眾遞增,不久擴建,到1924年重建一新的大教堂,會眾命名為「丁德理衛理公會會堂」。 會友薈萃黑白及各國籍。 教會領袖除美國人外,尚有意大利人,猶太人,德國人,墨西哥人,及挪威人等。
丁德理每天在街上賙濟乞丐,並向他們傳福音,走入酒吧尋找失喪的靈魂,走訪商號、家庭、學校,鼓勵他所遇見的每一個人,去找他們心靈的良友。 1933年,丁德理安息時,費城舉城哀悼,在這坐滿五千人的教堂內,尚有三千多人站著參加這長達五小時的追思禮拜。 向他致敬的有達官,殷商,清道夫,洗衣工,天主教神父修士,也有猶太教徒。
丁德理有寫詩作曲的恩賜,但他的詩歌多數是口傳下來,因此詞句也與原作有所改變。他著名的聖詩有「交託祂」(Leave It There),「為我後援」(Stand by Me)和「有一日我必勝」(I’ll Overcome Someday)等。
他在1901年所作的「有一日我必勝」,在60年代被選為美國民權運動主題歌,改歌名為「我們必得勝」(We Shall Overcome),盛行一時,也被全球的民權運動視為「馬賽曲」。
丁德理出生時是奴隸,死時為自由人,並非單靠林肯解放黑奴,而是因耶穌基督將他釋放。 他的善行和講章雖已漸漸被淡忘,但他的詩歌仍是許多人的安慰和激勵。